我與平山共成長的二十三年
2025-08-13
作者:
瀏覽量:
2001年3月,我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走進了江蘇省交通工程總公司第二機械廠(2005年改制,成立江蘇平山交通設施有限公司)的大門。那時的我還不曾想到,這里將成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業(yè)舞臺,見證我從一個普通工人成長為車間技術骨干的全過程。
記得剛進公司時,我被分配到標志標牌制作車間。在老師傅們的悉心指導下,我很快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。2003年,我有幸參與了馬爾代夫公路項目的標牌制作。面對異國他鄉(xiāng)的特殊技術要求,我和同事們反復研究圖紙,調整工藝參數,最終交出了令客戶滿意的產品。當看到我們制作的標牌矗立在印度洋的藍天碧海之間時,那種自豪感至今難忘。
2008年崇啟大橋項目是我職業(yè)生涯的重要轉折點。鋼護欄的安裝精度要求極高,我們團隊連續(xù)奮戰(zhàn)三個月,攻克了海上作業(yè)的種種難題。記得那年夏天,臺風來襲前我們爭分奪秒搶工期,汗水浸透了工作服,但沒有人叫苦叫累。項目竣工那天,望著橫跨長江的巨龍,我深深體會到了交通建設者的使命與榮光。
2019年,我被評為集團"最美員工"。這份榮譽不僅是對我個人工作的肯定,更是對我們一線工人群體的褒獎。站在領獎臺上,我想起改制后公司發(fā)生的翻天覆地變化:設備更新了,管理科學了,我們的收入也實實在在提高了。改制20年來,我的工資增長了近三倍,這讓我們全家過上了更有尊嚴的生活。
如今在支座車間,我?guī)ьI著年輕同事進行盆式支座和球型支座的組裝工作??粗@些"關節(jié)"將支撐起一座座大橋,我常對徒弟們說:"我們的手藝關系著千萬人的安全,一絲一毫都不能馬虎。"2023年獲得"工會積極分子"稱號后,我更加積極地參與工會活動,把二十多年積累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人。
站在公司55周年和改制20周年的新起點上,我給自己定下了新目標:要掌握數控機床操作技能,跟上智能化制造的步伐。公司為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發(fā)展平臺,我們更應該不斷提升自我價值。最近我正在利用業(yè)余時間學習三維制圖軟件,希望能為產品工藝改進貢獻更多智慧。
二十三年彈指一揮間,我從青澀女工成長為技術能手,公司也從傳統制造企業(yè)轉型為現代化高新企業(yè)。但不變的是平山人團結奮進的精神底色。在車間明亮的燈光下,在機床歡快的轟鳴中,我們正用雙手書寫著高質量發(fā)展的新篇章。我堅信,只要我們保持這股拼搏進取的勁頭,平山公司的明天一定會更加輝煌!
(支座事業(yè)部 秦秀蓉)